目前分類:┌ 德國 ● 萊茵河中游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IMG_2113.JPG

這篇延續上一篇:完美的哥德式@科隆,在看完精緻繁複的哥德式科隆大教堂之後,繼續在科隆市區到處逛逛;下午則搭火車前往鄰近科隆的亞琛,去回味一下20多年前去亞琛附近的工廠出差時,曾經造訪過的這座位於德國、荷蘭、比利時邊界的小鎮,順便造訪亞琛的世界文化遺產:融合多種建築風格的亞琛大教堂。

科隆老城區的範圍不大,徒步慢慢逛,就可以逛遍整個老城區。從火車站與科隆大教堂往南延伸,可以走訪羅馬-日耳曼博物館、路德維美術館,然後沿著臨萊茵河的河濱公園往南走,沿途是一整排的餐廳、酒館,可以在此品嘗科隆著名的科隆啤酒。

繼續再往南走,就可來到萊茵河畔的巧克力博物館。另外在老城區中,可以參觀一下源自科隆的古龍水:香水博物館或4711。

除了科隆之外,鄰近科隆的亞琛,是這篇的重點。位於亞琛市中心的亞琛大教堂,不僅融合多種建築風格,而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很有可看性!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1960.JPG

科隆是萊因河沿岸最大的城市、德國第四大城,也是一座工商業非常興盛的城市。步出科隆火車站,映入眼簾的是高聳雄偉的科隆大教堂,立馬感受、體會這座城市的雍容大度、與中世紀以來的繁榮興盛。

科隆建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,是德國境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。可惜她在二次大戰期間,遭受聯軍嚴重的轟炸與破壞,整個城市幾乎淪為廢墟。二戰過後,舊城區依照原貌重建,也盡可能杜絕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,所以如今漫步在科隆舊城區,依然可以感受到些許中世紀的氛圍。

科隆也是我此次北歐德國旅程的最後一站,除了順道造訪鄰近的昔日西德首都波恩,還有重遊二十年前出差時曾經造訪的德國西部小鎮亞琛(沒想到此生有機會再訪這座小鎮 XD)。繞完了北歐與北、東德一圈,即將再次從科隆前往哥本哈根,然後搭機回台了。

 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5472.JPG

美因茲(Mainz)是德國萊茵蘭–普法爾茨邦(Rheinland-Pfalz)的首府,也是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古都。美因茲臨萊茵河左岸,位於美因河與萊茵河交會的河口,與美因茲隔著萊茵河的右岸,則是黑森邦(Hesse)的首府威斯巴登(Wiesbaden),與美因茲共同形成一個雙子城。

早在西元前1000年,凱爾特人就已在此定居;西元8世紀,掌管美因茲的主教聖波尼法斯(St. Boniface)成功讓當地居民轉信天主教,因此被羅馬教廷賦予大主教的地位,美因茲成為當時僅次於羅馬的主教座地;接下來隨著歷任大主教的持續耕耘與擴權,到西元12世紀,美因茲大主教不僅擁有的宗教上的地位,同時身兼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,擁有領土管轄與政治上的權力,權傾一時;13世紀以後,隨著貴族之間的鬥爭與矛盾,市民藉機取得政治上的權力,美因茲逐漸轉變為一個自由城市,並聯合其他城市,組成一個以美因茲為首的「萊茵城市聯盟」,商業繁盛,成為德國的一個經濟中心;1802年,法軍佔領美因茲,拿破崙藉共和之名,撤除美因茲大主教的貴族領地地位,美因茲長達800年的選帝侯–大主教年代,正式走入歷史!

原本南北走向的萊茵河,在流經美因茲與呂德斯海姆之間的河段,轉為東西走向,而在這一河段的北岸,大片的山坡遍植葡萄,是德國著名的「黑比諾」葡萄酒產區~~

 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5836.JPG

我們此行的萊茵河中游之旅,從科布倫茲 (Koblenz) 出發,接著沿萊茵河一路向南行,到呂德斯海姆 (Rudesheim am Rhein) 附近,原本南北走向的萊茵河,忽然轉為東西走向,一直到美因茲附近,萊茵河才再度恢復為南北走向。

位於萊茵河大河彎附近的呂德斯海姆小鎮,可說是萊茵河中游的一個旅遊重鎮,因為呂德斯海姆有山有水有葡萄園有古堡:可搭纜車上山;可搭船遊萊茵河;鎮上有古堡釀酒廠;還有一條頗負盛名的班鳩小巷......

我們前一天晚上是住在萊茵河河右岸的Lorchhausen 附近,因此隔天不需再渡河,沿著河岸向南行,便可到達呂德斯海姆。不過我們並未直接前往呂德斯海姆,而是先順路前往同樣位於萊茵河右岸的阿斯曼斯豪森 (Assmannshausen) 一探~~

 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5921.JPG

地勢平緩、水量充沛的萊茵河流域,農產物產富庶,既佔有航運之利、又有鄰近山頭之險,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。萊茵河沿岸的山頭上,古堡林立,整個萊茵河的中上游,估計有上百座城堡,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把整個「萊茵河中游河谷」,一併列入世界遺產!

這些萊茵河畔的城堡,有的保存良好;有的頹圮荒廢;有的經過整建後重新開放 – 或整建為博物館、或整建為餐廳、高檔旅館或青年旅館 – 各有各的特色。我們此行在萊茵河中游,原本只計畫拜訪2~3處城堡,但...俗話說,計畫趕不上變化...由於是租車旅遊,來到這裡後,發現沿著萊茵河畔修建的高速公路一路南行,異常快速,和在台灣開車行經「山路」的概念,很不一樣,且渡河也非常便利,不知不覺就多跑了好幾座城堡~~

也因為一天之內行經的城堡實在太多,所以還是只能挑重點參觀,其他的僅只稍做停留,近距離欣賞一下城堡的外觀、與城堡旁居高臨下的萊茵河美景。

 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5675.JPG

博帕爾德(Boppard)在科布倫茲南方約20公里,是一個臨萊茵河畔的小鎮,同屬世界文化遺產:「萊茵河中上游河谷」的一部分。

博帕爾德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城鎮,早在西元4世紀,羅馬人就已在此建立了為數眾多的石頭碉堡;中世紀時期,在特里爾選帝侯的主導下,這裡成為一個早期的帝國自由貿易城市。

萊茵河流到博帕爾德附近時,剛好形成一個180度的大迴轉,登上小鎮附近山坡上的格登斯角(Gedeonseck),即可欣賞這著名的萊茵河大迴轉所形成的天然美景 ─ 「四湖美景(Vierseenblick)」,來博帕爾德的人,多半都是衝著「四湖美景」而來。我們因為開車,所以逛完小鎮後會直接開車上山,從山上的制高點俯瞰這個萊茵河的大轉彎。沒開車的話,也可以從鎮上搭乘纜車上山,只是纜車站距離鎮中心還有點距離,慢慢走的話大概要半個小時。

 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N1019.JPG

前一天抵達科布倫茲的時間已是下午,參觀完老城區、莫塞爾河畔用完餐,再逛到德意志角時已將近晚上九點,所以就只能欣賞德意志角的夜景囉。看不到白天德意志角的樣貌,不免有些小遺憾;所幸隔天參觀科布倫茲對岸山壁上方的埃倫布賴特斯坦因要塞時,還是可以從山上搭纜車跨河回到德意志角,也就消除了這個遺憾 ^^

埃倫布賴特斯坦因,與科布倫茲隔著萊茵河,聳立於科布倫茲對岸陡峭的山壁上方,地勢險要、易守難攻,從中世紀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。據文獻記載,10世紀前後,此地建起了第一座城堡;12世紀時,由Hillin 大主教加以擴建,此後爭戰不斷。16世紀時,特里爾大主教為強化此地的防禦,把城堡擴充成為一座堅實的要塞,自此經歷多次攻防,均安全無虞。1798年,在法軍「籠城斷糧」的戰略下,要塞終於被法軍攻陷,然而隔年通過呂內維爾條約,法軍被迫撤出萊茵河右岸。法軍離去前,為了防止敵營再度取得要塞,而危及萊茵河左岸的法國領土,遂以超過千磅的火藥將要塞完全摧毀,講得更白話一點,就是「老子得不到的,別人也休想得到......」。

19世紀前期,普魯士軍隊在科布倫茲周圍,構築起當時歐洲第二大的軍事防禦設施,其中也包括了要塞的重建。

正因為這個要塞的險要地勢,她也提供了飽覽萊茵河與莫塞爾河的兩河交匯、科布倫茲城區、與德意志角的絕佳視野,來到柯布倫茲,當然不能錯過登上要塞俯瞰萊茵河,及搭纜車從高空鳥瞰德意志角的機會。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IMG_5566.JPG

萊茵河中游,從科布倫茲(Koblenz)到賓根(Bingen am Rhein,左岸) / 呂德斯海姆(Rudesheim am Rhein,右岸)之間,沿岸低海拔的山坡地滿佈著翠綠的葡萄園;山頭上的險要之地,則林立著數十座中世紀城堡,是昔日的兵家必爭之地。這些城堡有的頹圯荒蕪,有的重整後供人參觀,有的則整建為星級旅館或青年旅館,各有不同的風情~~

萊茵河中游河谷,自中世紀以來,在多種文化、多元民族的碰撞衝擊之下,形塑了建築、藝術、人文多方面的高度成就,因此在200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。基於環保與景觀維謢的考量,萊茵河中上游沿線除了幾個流經大城市的河段有橋樑連結兩岸,基本上是不設橋樑的。因此若要前往對岸,又不想繞遠路,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渡河的駁船。小到自行車,大到遊覽車,均可搭乘駁船渡河。駁船的班次很密集,在白天,駁船幾乎是不停地穿梭於兩岸的,而渡河的費用也不貴,因此駁船渡河在當地是很經濟實惠的交通工具。渡河的細節,有興趣的話可參考這篇:【攻略 ● 德國自駕遊】如何在德國輕鬆開車:Part 3 行車篇,速限、路權優先次序、交通標誌、渡河、法瑞奧捷高速公路

我們的萊茵河之旅,就以科布倫茲為起點,沿著萊茵河的左岸開車漫遊。至於為什麼選擇左岸呢? 行前做功課時,發現左岸的城堡與景點較多,且看起來比較有吸引力,所以就規畫沿著左岸走,從科布倫茲一路玩到賓根後,再過河到對岸的呂德斯海姆一遊。不過俗話說,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到了當地之後,發現萊茵河中游雖然沒有橋樑連結兩岸,但藉由駁船渡河還是挺方便的:渡河的點很多、船班也很密集、費用又很親民,因此沿途就數度渡河往返。開車渡河,也是一種蠻有趣的體驗。

 

文章標籤

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