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一下上圖導航機左下角的那個數字,160 km/h,在德國無限速高速公路上,當時是開在中間車道的車速,至於內側車道,大概都在180以上 (其實一般狀況下,中間車道的車速大概是 130~140 km/h,回到台灣走高速公路回台北時,內側車道的 90 km/h 忽然令人覺得很不習慣 XD)。
前兩篇分享了在德國租車與停車的細節,接下來...是不是要開始分享開車上路的心得了呢? 可能還要再等一等,我想先分享一下導航的事情。因為在歐洲開車,人生地不熟的,唯一的依靠,就只有導航機了! 所以往往上車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忙著設定導航機 ><"
你可能會問:是不是應該在租車時,指定有內建導航機的車種? 或是需不需要租車時加租一台導航機? 我的答案是:內建導航機的車子,可遇而不可求,租車公司通常也不保證一定有,萬一剛好沒有,那租來的車子就跟一堆廢鐵沒兩樣...寸步難行啊!就算車子有內建導航機,光要搞清楚如何設定及操作,大概也得耗掉不少時間,在旅途中,時間就是金錢,花時間去研究導航機的操作,怎麼算都不值得! 至於租車時順便加租一台導航機呢? 其實也是可以,不過如果租車天數較多,倒不如在台灣買一台帶過去。以一天導航機租金大約 10 歐計算,若租半個月,大概可以在台灣買兩台導航機了。像我在台灣使用的TomTom XXL 540 導航機,一台才兩千多,但該有的功能都有,也可以安裝世界各地的圖資(包括歐洲圖資,只是圖資須上TomTom 官網購買,我今年六月買的時候大概是台幣 2000 左右)。
所以嘞~~ 我個人的建議是自己帶導航機,一來用得習慣順手,二來國語發音。在國外剛開始開車上路,一心多用的狀況下,國語發音可以大幅降低走錯路的風險。還有最重要的一點,是可以在行前就先把所有可能前往的航點資料,全部輸入導航機,這樣在旅途當中就輕鬆自在,不需要時時忙著查資料、找航點、設定GPS......。我們這次歐洲行自帶一台TomTom 導航機,租的車剛好也有內建的導航機 (正常狀況下只是開著比對路線,但碰到封路,須改走替代道路時,就會派上用場),加上在行程後半,我們的平板下載了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,只要打開平板的GPS定位功能,也可以在離線的狀況下設定路線及導航,所以在三重保障之下,可以完全排除迷航的風險了。
TomTom 導航機甚至還能帶你渡河呢!德國注重環保與自然景觀的保護,所以整條萊茵河的中上游,除了幾個大城市像美茵茲、科布倫茲、曼海姆等地有橋樑通過之外,要過河基本上都要借重渡輪:人、自行車、轎車、甚至遊覽車搭渡輪過河都是OK的,船班也非常頻繁...渡輪幾乎是不停地在兩岸之間穿梭的~~
下圖是TomTom 導航機設定的渡河路線,從呂德斯海姆過河到賓根,少繞許多路啊!!
接下來就開始分享導航機的設定,在這裡會用到兩個免費的APP,一個是安裝在平板中的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APP,另外一個是安裝在電腦中的Tyre 軟體。說到平板,出國自助旅行,我個人建議要帶一台平板,因為離線地圖在平板上瀏覽,會比手機清楚很多;另外就是旅途中難免更改路線或增加航點,此時用平板的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抓取航點座標會比手機方便 (除非你想帶著筆電 ><");再來就是離線地圖的記憶體需求還蠻大,裝在手機裡恐怕會過載。
至於為什麼我建議用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,而不用Google map 的離線功能? 這是基於我使用Google map 的痛苦經驗。行前雖然每一個準備前往的大城小鎮都下載了離線地圖,但是等到要用的當下,如果沒有連上網路,仍只能顯示粗略的地圖,細部圖資完全消失,所以每天回到旅館連上WiFi 後的第一件事,就是先把隔天可能會用到的圖資全部跑過一遍,讓平板的記憶體「重新記住」隔天的資料,以備隔天沒網路時使用,非常麻煩。後來在網友的分享文中看到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APP,試用後覺得非常棒,所以在這裡一定要給它用力「大推」一下:
1. 資料相當新、也很完整;圖資呈現的方式很簡明但又可以清楚地看出道路、廣場、建築物、綠地...之間的關係。
2. 當離線開啟平板的GPS定位功能時,定位完成就可以在地圖中即時顯示當時所在的位置。
3. 可以離線設定導航路線,所以平板也可以成為一台導航機了。
4. 最後一點,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。因為這裡討論的主題是自駕遊,所以要能夠迅速找到停車場的位置,才是王道。我認為Maps with me 對自駕遊最有幫助的部分,是它的停車場資訊直接顯示在地圖上,會比Google Map 好找多了 (本文稍後會有實例說明)。
拉哩拉渣講了一堆...有聽沒有懂...嗎? 沒關係,接下來立馬一一圖解說分明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~~
以下就以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「羅曼蒂克大道」:「慕尼黑 ~ 伍茲堡 自駕行程」為例,示範說明如何找景點、定航點、再把航點資料輸出至TomTom 導航機的流程。
以下 1-1 至 1-6,是藉由平板的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找景點、定航點的程序。
1-1. 打開平板中的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,放大慕尼黑區域。
1-2. 把慕尼黑市區內預計步行前往的景點,加上圖釘標註 (在歐洲旅遊,城區內的景點大多很集中,從景點到景點之間的距離多半不遠,步行是最好的方式)
用圖釘標註的景點,一一存入「慕尼黑」收藏夾,收藏夾名稱可自行定義,景點名稱也可自行修改。
慕尼黑城區內預計前往的景點全部標註完成
如此一來,在慕尼黑走景點的當下,也可以不時地打開平板的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,查看被標註的景點與當時所在位置的相對關係,對找路、找景點很有幫助喔!
景點標註完成後,接下來就可以選擇停車場了。停車場的選擇端視個人腳程狀況而定,若覺得自己腳力還不錯,或許一個停車場就可搞定;若覺得腳力不足,或想偷懶一下,不妨多選一兩個停車場,比較遠的景點就藉由汽車來串連吧!
1-3. 根據景點的位置,選出一個位置最適中的停車場,停車場用圖釘標註之後,要存入另一個「航點」的收藏夾,意思就是:這個收藏夾是要輸出到導航機的,也就是說,這個收藏夾內的「景點」,都是停車場,是要給汽車跑的「航點」。
這個收藏夾我取名為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」,至於為什麼名稱的最前面要加上一個「1」? 答案在後面...讓我們繼續看下去......
1-4. 接下來的奧格斯堡、諾德林根、丁克爾斯比爾、羅騰堡、伍茲堡,都用與慕尼黑相同的邏輯,定義「景點」與「航點」,分別存入各城市的收藏夾與航點收藏夾。
1-5. 全部輸入完成之後,點開Maps with me 的收藏夾,可以看到已存入的「慕尼黑」、「奧格斯堡」、「諾德林根」、「丁克爾斯比爾」、「羅騰堡」、「伍茲堡」這六個景點收藏夾,與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」這個航點收藏夾。右邊的數字是景點個數。
點開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」收藏夾,可以看到從慕尼黑到伍茲堡之間,汽車所要行經的所有航點。右邊 9000 多公里的數字,是因為抓這些資料時,人在台灣,所以與景點之間的距離,就成為台灣到德國的距離了。
此時透過平板的檔案管理員,也可看到在MapsWithMe資料夾內,新增了各城市景點的 kml 檔,與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這個航點的 kml 檔。基本上每一個Maps with me 的收藏夾都會對應到一個 kml 檔。
1-6. 此時若點開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這個檔案,然後選擇以Google earth 打開這個檔案,就可以在Google earth 地圖上看到這些航點。
不妨在開車上路之前 (若可連上網路的話),先透過Google earth 觀察一下預計前往停車的停車場周遭的環境,這樣可以讓停車的過程更順利喔!
以下 2-1 至 2-5 是把航點資料夾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這個檔案經由電腦匯入導航機的流程
不過這個經由電腦把航點匯入導航機的程序,可以於出發前先在家裡完成,除非你想帶著筆電旅遊......
2-1. 首先電腦當然要先安裝Tyre,Google 一下Tyre,然後進入Tyre 官網,依其指定程序完成Tyre 的安裝申請。Tyre 安裝完成後,打開Tyre,點選命令列左上角的「檔案」,開啟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(可以把這個檔案先複製到電腦中,或是把平板連線到電腦,以便抓檔案)
因為航點資料夾的檔案類型是 kml,所以用Tyre 開啟時,檔案類型要選取「Google Earth KML Files」,才抓得到檔案。
選擇了正確的檔案類型之後,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就出現了。
開啟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之後原先所儲存的航點會自動轉換為行程路線
2-2. 此時需點選命令列左上角的「檔案」,選取「轉換成TomTom 景點檔案」。
轉換完成
2-3. 把TomTom 與電腦連線,點選命令列的「TomTom」,選取「複製到TomTom」
因為我的TomTom 中儲存了「Taiwan」與「Europe_Central」兩筆圖資,所以此時會詢問航點資料要儲存在哪個圖資當中。選取「Europe_Central」之後,就可以把航點資料匯出到導航機的歐洲圖資中了。
2-4. 最後實際操作一下導航機,確認航點資料是否都已成功匯入。
選取「導航到...」
選取「景點」
選取「→」進入「景點類別」
這裡可以看到增加了一個名為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.kml」的類別,從這裡,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我前面所提到的,要在資料夾名稱的最前面加上「1」,因為TomTom 內建的景點類別很多,加上「1」才會排序在最上面,方便搜尋。
當然,若你的行程較長,你也可以把航點資料分段儲存於數個航點的收藏夾 (kml 檔) 內,命名時就依序在檔案名稱前加上1、2、3、4...,這樣在搜尋導航機的景點類別時,同樣可以排在最上面。
2-5. 選取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」類別之後,就可看到先前所匯入的停車場航點了。
假設我現在要前往伍茲堡近郊的「瑪麗恩城堡」,選取「瑪麗恩堡停車場P1」。
此時導航機會開始規劃前往「瑪麗恩堡停車場P1」的路線
設定完成,輕鬆上路吧~~
最後再確認一下TomTom 的圖資中多了哪些東西
點選「Europe_Central」資料夾
可以看到Europe_Central 資料夾中多出三個名為「1 匯出GPS-Munich to Wurzburg」的檔案,檔案大小加起來共 4k,小得驚人啊!
最後 3-1 至 3-3 跟大家示範一下旅途當中,若臨時決定前往一個原先未規劃的景點時,導航機的操作方法。
假設我現在要開車前往「格登斯角」觀賞萊茵河的四湖美景,這個航點並不存在於先前匯入的航點收藏夾 (kml 檔) 當中。
3-1. 先看一下藉由Google map 找出要前往的航點座標值 (假設可連上網路的話)
首先找到格登斯角的位置
然後找出格登斯角附近的道路
把道路的區域放大以便取得定位點的座標值
久按定位點便會出現一個圖釘,點選下方的「已放置圖釘」處,即出現座標值。
不過相對於Google map,我更建議用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來取得座標值。
一來因為Google map 需要網路連線才能讀取座標值,但在旅途當中臨時變更行程時,若沒有申請當地電話卡連不上網路,或是有申請當地電話卡但網路連線不良,都會抓不到Google map 的座標值,另外WiFi 也不是到處都有,此時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就可幫上忙。二來Maps with me 在搜尋停車場方面會比Google map 好用。
以剛才所舉的「格登斯角」為例,雖然已透過Google map 取得格登斯角山上小路邊的一個定位點座標值,但總不能開車上山,到達定位點後,把車隨便往路邊一停,就欣賞四湖美景去了,這在德國是不被允許滴......
以下就來比對一下藉由Maps with me 取得「格登斯角」航點座標值的過程
3-2. 藉由Maps with me 找出要前往的航點座標值
首先同樣找到格登斯角的位置
把圖放大找出格登斯角附近的停車場「P」位置,點選「P」,取得該停車場的座標值...就醬!
你也許會問:那從Google map 上難道沒辦法取得停車場的座標值嗎?
下圖我放上兩張Google map 的截圖,左邊是道路模式,右邊是衛星模式,紅圈標示處是停車場的位置。
道路模式當然看不出停車場的位置;即便透過衛星模式,有時因為衛星在拍攝圖資的當下,剛好停車場內車輛不多,或是因為林木覆蓋等因素,即便透過Google map 的衛星模式,也不容易找出停車場的正確位置。當然更不用說市區的室內停車場了。
取得格登斯角的航點座標值後,接下來以手動方式,把座標值輸入導航機。
3-3. 導航機的操作
選取「導航到」
選取「座標位置」
分別輸入緯度與經度兩組座標值
設定完成,如此便可動身前往臨時新增的景點了,非常簡單吧!
完成了導航機的示範,前兩篇也交代了租車與停車的細節,接下來,真的可以輕鬆上路囉~~
延伸閱讀
【攻略 ● 德國自駕遊】如何在德國輕鬆開車:Part 1 停車篇,路邊停車與路外停車場
【攻略 ● 德國自駕遊】如何在德國輕鬆開車:Part 2 導航篇,Maps with me 離線地圖 + Tyre + TomTom 導航機 操作流程大公開
【攻略 ● 德國自駕遊】如何在德國輕鬆開車:Part 3 行車篇,速限、路權優先次序、交通標誌、渡河、法瑞奧捷高速公路
【攻略 ● 德國羅曼蒂克大道】交通〔開車、羅曼蒂克大道專車〕、景點下載與Google Map 景點座標查詢、城鎮簡述〔符茲堡、羅騰堡、丁克爾斯比爾、諾德林根、奧格斯堡、威斯村、富森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