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到柏林的第一天,就被上了一課「震撼教育」,這「震撼」,不僅來自整個柏林市中心,為了加速修復兩德分裂的東德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古蹟殘破問題,因此放眼望去,鷹架、工程吊臂、施工圍籬處處可見;另外還有一個更大的「震撼」,來自施工圍籬形成視線死角,所帶來的治安隱患...這讓我遭遇到出國旅遊首次、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次的扒竊事件,我稱之為「柏林工程圍籬事件」......
柏林,一座人口超過300萬的歐洲大城市,在1990年共產政權垮台、兩德統一之後恢復成為德國首都。柏林對於扮演首都這角色從來不陌生:從17世紀的普魯士帝國開始,到德意志帝國、威瑪共和國、納粹德國,她一直都扮演著首都的角色。
柏林地區早在8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活動,但第一次有文字記載是在13世紀;14世紀柏林加入漢薩同盟,此時的柏林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邊陲城市;15世紀柏林成為布蘭登堡選帝侯的首府;17世紀的選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,把柏林定為首都,開啟了柏林在文化與藝術上的空前繁榮;19世紀,經過大規模擴建與綠化的柏林,獲得「施普雷河畔的雅典」的稱號,與倫敦、巴黎、紐約共同躋身世界性的政經文化中心;20世紀二戰過後,柏林迎來歷史上最悲慘命運...蘇聯紅軍攻進柏林,促使納粹德國投降,也造成柏林被一分為二:美英法控制西柏林,蘇聯控制東柏林,柏林自此成為美蘇冷戰的最前線。
東柏林雖已在1990年回歸德意志的懷抱,回歸德國的柏林也再度擁抱首都的光環,但在經歷40年的共產黨統治之後,早已千瘡百孔、殘破不堪。回歸德國後,德國政府於2000年將首都由波恩遷回柏林,旋即傾全力展開重建柏林的工程。然而古蹟的重建曠日費時,在我造訪柏林的2017年,柏林市中心依舊像個大工地,到處都是鷹架與工程圍籬。也因為這些工程圍籬所形成的視線死角,造成一些治安上的隱憂。我在文章末尾再對這個「柏林工程圍籬事件」做敘述,也提醒大家在柏林旅遊時要多注意!
我在柏林的行程,以布蘭登堡門 (Brandenburger Tor) 為起點,搭地鐵到布蘭登堡門附近的布蘭登堡門地鐵站,出站即可看到城門。布蘭登堡門前的一整排圍籬,也呼應了我所說的:柏林的古蹟,到處都在維修中。
建於1789年、新古典風格、由12根希臘多立克式列柱所撐起的布蘭登堡門,可以說是柏林最重要的地標與象徵!
美國大使館就坐落在城門旁最醒目的位置
冷戰時期共產黨築起柏林圍牆之後,這座城門也跟著被封鎖,直到1989年共產政權垮台,這座城門才重新開放,成為德國統一的象徵。
矗立在城門頂端,拉著馬車與女神的四匹戰馬,氣勢恢弘。
新國會大廈 (Reichstag) 位於布蘭登堡門北邊約200公尺,是柏林的另一座指標建築,新古典風格的外觀,在國會議事廳的正上方,融合了一座現代化風格、由玻璃與鋼材所打造而成的大圓頂。
入內參觀須要申請,我是前往現場,填寫申請表並排定隔天的參觀梯次後,隔天再依據所排定的時間入內參觀的。
參觀國會也可以上網 線上申請,但至少須提早1~2周提出申請,否則線上申請的梯次很容易額滿。
入內後直接搭乘電梯抵達頂樓平台
從頂樓平台可以進入玻璃圓頂內部
玻璃圓頂內部的地面中央,開了一個圓形的玻璃視窗,下方就是國會的議事大廳,在國會開議期間,可以隔著玻璃視窗觀看國會開議的狀況。
有坡道可以環繞著玻璃圓頂往上走
坡道頂端是一個小平台
從坡道上可以隔著圓頂的玻璃,眺望柏林市區風光~~
欣賞一小段新國會大廈的影片囉~~
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 (Denkmal fu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) 位於布蘭登堡門南邊約200公尺
19000平方公尺的偌大廣場上,林立著2711塊整齊排列、或高或低的石碑,宛若一座水泥叢林般,靜靜地訴說著猶太人遭受迫害的血淚歷史......
再度走回布蘭登堡門,城門前的廣場名為巴黎廣場 (Pariser Platz),這裡也是柏林最優雅的林蔭大道:菩提樹下大道 (Unter den Linden) 的起點。
菩提樹下大道從布蘭登堡門一路向東延伸至施普雷河岸,17到19世紀之間,這裡是柏林最繁華的大街。
矗立於菩提樹下大道東端的腓特烈二世騎馬雕像,高13公尺,建於1851年。
洪堡大學 (Humboldt Universitat) 位於腓特烈二世雕像附近,是柏林最高學府。
洪堡大學對面、隔著菩提樹下大道的這座宏偉的巴洛克建築,是洪堡大學圖書館。
洪堡大學圖書館前方的廣場上,一群人圍著地上的一面玻璃板向下瞧,原來這是當年希特勒焚書的地方,每年在這裡都會舉辦書會之類的紀念活動。
洪堡大學隔壁的新崗哨與德國歷史博物館
新古典風格的新崗哨 (Neue Wache)
在二戰之前,這裡是皇家衛隊的崗哨,二戰之後重建修復,成為軍國主義受害者紀念堂。
德國歷史博物館 (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) 是建於1706年的巴洛克式建築,它的前身是軍械庫。
歷史博物館的內部展品,介紹德國的歷史、文化、宗教與藝術,內容有些生硬,但看在持有柏林博物館卡可以免費參觀的份上,就進來逛逛惹~~
柏林的這篇就先寫到這,下回待續囉~~
同場加映:柏林的震撼 – 柏林工程圍籬事件
兩德統一、東柏林回歸德國後,德國政府積極展開古蹟修復工作,但截至2017年我拜訪柏林時,市中心區仍處處都是工程圍籬。
下圖是我從Google map 的截圖,可以看到柏林博物館島周邊到處都在施工。
接著就來談談我在柏林「一個人的旅行」所碰到的「震撼教育」吧。這是我柏林行程的第一天,這天我以布蘭登堡門做為起點,沿著菩提樹下大道閒逛,接著準備前往位於施普雷河中央的博物館島參觀。在登上博物館島之前,需步行通過跨河的人行陸橋。由於柏林到處都在進行工程,一整排的圍籬,從橋上一路延伸到博物館島的河岸。
我正在圍籬旁走著,附近沒有其他遊客,忽然一票貌似中東臉孔的青少年快速向我逼近、然後圍了上來,手上拿著像問卷調查用的陳情表格,希望我能幫他們連署。我直覺這票人絕非善類,馬上回絕並快步離開,但由於週遭沒人,圍籬又遮擋視線形成治安死角,當下這群青少年立刻貼近我,五、六個人十幾支手就直接往我全身的口袋與背包狂搜,我看情勢不妙,立馬拔腿狂奔,直到登上博物館島、衝出圍籬區後,才完全擺脫這群人。
一離開圍籬之後,就開始看到其他的遊客,我鬆了一口氣,這群青少年也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,我這才趕緊「盤點」損失狀況。
如何降低扒竊事件的損失?
我在國外旅遊時的標準裝備,一是前斜背包,二是有夾層暗袋的褲子。當天我的重要證件與大鈔放在前斜背包的後方暗袋,貼近我的胸前;錢包放在褲子暗袋內;手機拿在手上。在這票青少年對我展開「搜身」的當下,我雙手抱著前斜背包,快跑離開。事後盤點損失時發現:前斜背包雖被拉開,但無妨;褲子的暗袋沒被發現。所以所有貴重物品包括證件、大鈔、錢包、手機均安然無恙,唯一的損失是褲子口袋裡的一些零錢...加上一坨擤過鼻涕的衛生紙 XD 謝天謝地啊!!!
所以在此除了提醒大家在柏林旅遊 (其實在其他地方旅遊也一樣) 時,要多留意自身安全、盡可能結伴同行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防範措施。我強烈建議逛街時使用可背在前面的斜背包,與備有暗袋的衣褲,如果找不到備有暗袋的衣褲,採用隱藏型的防竊貼身腰包,也是不錯的方法。
順便展示一下我出國旅遊時的「戰袍」:有暗袋的褲子,它讓我在這次「柏林工程圍籬事件」當中全身而退,大功一件呀 XD
延伸閱讀
【攻略 ● 德國柏林】柏林簡介、柏林博物館與柏林旅遊卡、交通、Google Map 景點地圖分享、主要旅遊區域與景點
【德國 ● 德東】柏林的震撼@柏林Berlin:布蘭登堡門、新國會大廈、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、菩提樹下大道、洪堡大學、新崗哨、德國歷史博物館、同場加映之柏林工程圍籬事件 – 如何降低扒竊事件的損失
【德國 ● 德東】博物館島一@柏林Berlin:柏林博物館島與博物館卡簡介、柏林大教堂、舊博物館、舊國家畫廊
【德國 ● 德東】博物館島二@柏林Berlin:柏林博物館卡與柏林旅遊卡簡介、佩加蒙博物館、柏德博物館
【德國 ● 德東】冷戰最前線@柏林Berlin:哈克雪庭院、紅色市政廳、尼古拉教堂、查理檢查哨、柏林圍牆、恐怖地形圖
【德國 ● 德東】前進西柏林@柏林Berlin:蒂爾公園、波茨坦廣場、威廉一世紀念教堂、貝加倫博物館、夏洛騰堡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