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成阿爾卑斯之旅,我們從夏慕尼經日內瓦,在里昂轉 TGV 到亞維儂 (Avignon)。亞維儂火車站在老城區附近,而 TGV 車站距離亞維儂火車站大約 3 公里。我們住宿的旅館位於 TGV 車站附近,因此前往亞維儂的老城區,須搭乘往返於 TGV 車站與亞維儂火車站之間的區間接駁巴士,接駁巴士的班次很密集,因此還蠻方便的。
亞維儂是位於隆河畔的一個古老城鎮,同時也是一個藝術文化的重鎮,頗負盛名的亞維儂藝術節,就是在此舉辦。
一出亞維儂火車站,就可以看到一條建於 14 世紀,長達五公里的老城牆,將整個亞維儂老城區環繞起來,城牆外面,就是源自於阿爾卑斯山脈,流經里昂之後一路南行的隆河。
亞維儂老城區的範圍不大,步行是最好的旅遊方式。從亞維儂火車站經由共和國路往北走,經過鐘樓廣場與市政廳,再繼續往北就可到達教皇廣場上的教皇宮、聖母院、小皇宮美術館,以及最北邊臨隆河的岩石公園,並可在此俯瞰聖貝內澤橋。亞維儂老城區的主要景點,幾乎都在這條路上
步行到鐘樓廣場,廣場上有很多的街頭藝人表演,非常熱鬧。
亞維儂的市政廳就在鐘樓廣場旁。在法國,寫著「Hotel」的地方可不全然都是旅館 XD
從鐘樓廣場再往北走不遠,就到達教皇廣場。
廣場周圍有很多餐廳,用餐時間就把餐桌椅擺到廣場上,直接在廣場上用餐。
我們也在這裡點了一個西班牙海鮮燉飯,材料還蠻豐富的。
在廣場旁邊的這棟建築,裝飾著精美的雕塑,外觀看來比較偏向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風格,但似乎是私人宅邸,因此在 Goggle map 上,找不到這棟建築的名稱。
教皇廣場上最重要的地標當然就是教皇宮 (Palais des Papes) 囉!
這是ㄧ座建於 14 世紀的哥德式城堡,在 1995 年被 UNESCO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~~
西元 1309 年,教皇克雷蒙五世 (Clement V) 因為派系鬥爭而出走羅馬梵蒂岡,選定亞維儂做為教廷的所在地,總計歷經七任教皇在亞維儂就任,直到 1377 年教廷才遷回梵諦岡。然而因為若干主教不服,仍繼續在亞維儂推舉出「反教皇 (Anti-Papes)」,並繼續在此行使教皇職權,此分裂的教廷又再歷經二任教皇,直到 1417 年才結束教廷的分裂。因此前後共有九任教皇在亞維儂的教皇宮就任。
進到教皇宮的內院
教皇宮的牆面斑駁,到處都是歲月的鑿痕。
哥德式的拱肋
這裡是教皇主持重要儀式的場所。
人手一隻看似早期的「黑金剛」手機...... 不過這不是在講手機,是在聽語音導覽機啦!
教皇宮的中庭
教皇的宴會廳,寬廣挑高的空間,氣派非凡,只是在法國大革命其間,內部擺設幾乎被洗劫一空,所以看起來空蕩蕩的。
禮拜堂
靈柩室......嗎?? 看起來有點陰森森的感覺
參觀完教皇宮內部,回到教皇廣場,在教皇廣場的中央,展出一個大型的裝置藝術:倒立的大象,但實在看不出作者想表達的到底是啥意象?!
聖母院 (Cathedrale Notre Dame des Doms) 在教皇宮左側
聖母院建於12 世紀,外觀樸素,並沒有太多的裝飾,當時正在整修中。
在教皇廣場的最北端,是小皇宮美術館 (Musee du Petit Palais),內部展出義大利的繪畫作品。
站在小皇宮美術館前,回望整個教皇廣場。
從聖母院的入口附近,有一個小坡道可以通往山丘上的岩石公園 (Rocher des Doms),坡道旁種滿了繽紛綻放的花朵。
岩石公園的範圍不大,其實也沒啥看頭。來這裡的重點是站在岩石公園所在的小山丘上,居高臨下遠眺整個亞維儂地區。
在岩石公園可以俯瞰隆河的景觀
也可以遠眺隆河對岸沃克呂茲 (Vaucluse) 高地上的教皇新堡 (Chateauneuf du pape),距離亞維儂老城區大約十來公里,是亞維儂的教皇們於 14 世紀時在當地所興建的城堡,四周遍植葡萄樹,以釀製教皇所飲用的葡萄酒。
教皇新堡於 1562 年的宗教戰爭中付之一炬,如今只剩斷垣殘壁。然而時至今日,當地所釀製的葡萄酒,依然是法國最優質的葡萄酒之一。
在此也可以俯瞰隆河上的聖貝內澤橋 (Le Pont Saint-Benezet)
這座橋因為法國民謠《在亞維儂橋上》而聞名,在 1668 年隆河氾濫時被沖毀大半。
夕陽西下,此時已接近晚上 9 點。
從岩石公園再度走回教皇廣場時,教皇宮與鐘樓在夕陽的照射下,呈現出另外一種風貌。
夕陽中的鐘樓
金黃色的色澤,遮蓋了教皇宮原本斑駁的牆面。
金黃色的牆面與歷盡歲月滄桑的斑駁牆面,形成強烈的對比~~
在夕陽餘暉中,我們穿過老城區的石板步道,慢步走回火車站附近。
回到亞維儂火車站,我們在這裡搭最末班的接駁巴士回到 TGV 車站附近的旅館。
火車站前的主要街道:共和國路
隔天早上,要搭乘 TGV 前往巴黎。
因為還有點時間,又再度從旅館搭乘接駁巴士來到亞維儂老城區逛街血拼......
法國知名的化妝品品牌:歐舒丹
當地頗有名氣的巧克力店
延伸閱讀